期刊简介
我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办,以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为特色内容的全国性职业卫生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主要读者是职业卫生及职业病临床医务人员,有关教学科研人员、各级工矿保健、民防救灾、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和企业管理人员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
出版部门: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71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
- 国际刊号:1007-1326
- 国内刊号:31-17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急性氨中毒22例临床分析
我院1983~1998年12月共收治因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氨气引起急性中毒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例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18~50岁,平均34岁.均因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氨气后迅速发病.......
作者:陈安琴 刊期: 2001- 04
-
论上海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分类及现状大气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因此大气的正常化学组成是保证人体生理机能和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逸散到空气中,使大气增加了多种新的成分.当其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时,破坏了大气正常组成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影响工农业生产,对人体、动植物以及物品、材料等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
作者:杨佳艳;张峻 刊期: 2001- 04
-
二氧化钚(238PuO2、239PuO2)事故性扩散及其粒度特征和吸入危害
目的进一步研究在事故状态下,氧化钚放射性微粒的扩散特征和粒度特征及其吸入危险性.方法使用优异的放射自显影技术来分析放射性气溶胶在事故现场的扩散和粒径大小,以及可吸入的组分.结果一共分析了两万多个氧化钚微粒,是以亚微米的微粒为主的放射性粒子群,并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有明显的双峰现象.结论钚氧化物极易扩散,污染环境,且具有严重的吸入危害.......
作者:王玉民;沈慧炯;庄心哲;方健伟;张青;李绥平 刊期: 2001- 04
-
工伤流行病学中分析性设计方法的选择
许多工伤都是由于工作环境的暂时性改变而突然引发的,原因相当复杂,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本文主要讨论由于短期因素引起工伤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交叉研究、杂交设计及该领域中的一些难点.尽管纵向研究也是研究工伤的重要方法,如队列研究和干预试验,但本文不予赘述.......
作者:吴玉霞;金如锋;夏昭林 刊期: 2001- 04
-
2-溴丙烷的男性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对2-溴丙烷的生殖毒性研究,源于1995年韩国报道的一起2-溴丙烷职业卫生事故.23名工人为事故受害者,其中8名男工中,2名罹患无精症,4名出现不同程度的精子减少[1~3].这一事故报道立即引发了韩国、日本和中国职业卫生学家对2-溴丙烷男(雄)性生殖毒性的研究.2-溴丙烷(CAS75-26-3),曾广泛用于药物、杀虫剂的中间体,长期以来在封闭系统下生产.近年来,2-溴丙烷作为氟氯化合物(如氟氯昂)......
作者:李卫华;丁训诚;顾祖维 刊期: 2001- 04
-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防治措施探讨
急性一氧化碳(CO)迟发脑病是指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昏迷清醒后,间隔一定时间继发性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而言.本文结合迟发脑病的有关因素,对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病例进行了治疗观察分析,以探讨防止迟发脑病的医疗措施,保护工人健康.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某厂近3年发生的13例(男10例、女3例)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为观察组,19例(男15例、女4例)急性CO中毒患者经治疗痊愈随诊60d,未出现迟发脑病者......
作者:关宏 刊期: 2001- 04
-
氢氟酸灼伤25例治疗与体会
自1993年10月以来,我科共收治氢氟酸灼伤病人26例.除1例已被报道猝死于伤后4h外[1],余均获满意疗效.现就25例诊治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19~43岁,平均23岁.均为氟化工段从业工人.灼伤部位:肢体20例,面颈部16例,其他部位5例.灼伤面积<0.5%12例,0.5%~1.0%8例,>1.0%~5.0%4例,30%1例;现场氢氟酸浓度3.0%1例,59.0......
作者:喻三宝;杨顺江;张元海 刊期: 2001- 04
-
苯对血液系统损害的时程变化
苯在中国仍是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化学品.近几年来,纯苯作溶剂已不断减少,但各种含苯的溶剂还在大量应用[1].文章通过1起因使用混合苯作稀释剂及清洗剂而导致12人中毒的病例,分析了苯中毒的血液学损害时程特点,并提出了随访期间的注意事项.......
作者:管继如;童亚芳;叶榕 刊期: 2001- 04
-
氨气刺激反应1例诊断体会
1临床资料姚某某,男,1954年6月生,文化程度:初中.1.1职业史及病史1993年11月~1999年10月7日,船队司机.1999年10月21日~2000年6月12日,经培训后到造气车间煤气炉岗位试上岗,每天工作8h,不戴口罩,车间内有排风扇.2000年7月26日~2000年10月31日化工二厂油锅炉岗位工作.2000年6月12日姚某某上零点班(0:00~8:00),在0:10闻到一股氨气味,被......
作者:施玉兴 刊期: 2001- 04
-
油漆生产对作业工人白细胞影响的探讨
山东淄博市某油漆厂现有职工423人,年生产油漆2400吨.生产原料有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丙酮、醋酸丁酯、亚麻油、桐油、红丹、黄丹、钴、铅等化学品.生产环境空气中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职业危害因素.为了解该厂职工从事油漆生产对白细胞影响的情况,我们对该厂各主要生产工序上的苯、甲苯、二甲苯空气浓度进行了检测,对作业工人的末梢血白细胞总数连续5年做了动态观察分析,并以淄博市正常人群白细胞总数作对照......
作者:夏猛;周丽敏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高新产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 职业病防治院(所)图书馆应多渠道收集信息为业务工作服务
- 3 对毒鼠强中毒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 4 32例溴烧伤救治体会
- 5 某污水处理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低钾血症60例临床分析
- 7 急性氯气中毒护理要点
- 8 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健康损害的调查
- 9 亚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二例报告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
- 11 某客车制造企业卫生状况调查
- 12 工作场所空气中氰化氢和氰化物测定方法改进探讨
- 13 2003~2007年无锡市职业病诊断病例分析
- 14 遭遇沉船,如何逃生?
- 15 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表现的隐匿式汞中毒误诊2例分析
- 16 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 17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运用
- 18 上海化工系统健康职工血清ALT活力水平参考值范围的探讨
- 19 南海海上某浮式储油装置淡化海水水质检测及卫生学探讨
- 20 混苯涂料作业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