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我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办,以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为特色内容的全国性职业卫生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主要读者是职业卫生及职业病临床医务人员,有关教学科研人员、各级工矿保健、民防救灾、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和企业管理人员等。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 杂志名称: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
- 国际刊号:1007-1326
- 国内刊号:31-171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管理的探讨
王连生;王启珍;孙秀玲
关键词:外照射, 个人剂量, 监测, 管理
摘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是为放射工作职业健康监护、放射疾病诊断和治疗、放射防护评价、放射卫生学研究、卫生标准的制订和贯彻执行标准提供剂量依据。因此,世界上多数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都很重视个人剂量的监测工作。我国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工作起步于5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核能的开发和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等技术的开展,也为保障全民的安全和健康,1985年卫生部发布《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5294-85),从此我国依法进行放射防护监督和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全国看,大部分地区在1987~1988年以后才开展此项工作的。它也和其他领域一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从卫生部放射防护监督监测所统计的资料看,1996年全国的个人剂量监测率平均为40%,低的省仅10%左右,为此,卫生部提出2000年把个人剂量监测率提高到90%以上。 淄博市开展此项工作已有12余年,虽每年的个人剂量监测签订合同率达到98%以上,但剂量计每周期(2个月)的平均回收率不足60%,有的周期达不到50%,分析原因主要是监测结果大部分在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的十分之一以下。监测对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为实现卫生部提出的2000年把全国的个人剂量监测率提高到90%以上,为进一步做好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 要重视宣传放射防护知识和有关的法规 利用每2年一次放射防护培训班的时机,大力宣传《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规定》,通过学习、宣传,了解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性,提高放射防护意识及法制观念,从而使放射工作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变消极为依法接受个人剂量监测。 2. 提高个人剂量测量的技术水平 实验室的人员要经过正规的个人剂量监测培训,要参加全国热释光个人监测技术和统一方法的培训班。多参加有关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水平的交流,促进个人剂量监测技术的提高。要经常参加省内及国内个人剂量的比对工作,在质量控制上达到精益求精。实验室人员要配备2~3人,并且要相对固定,以使工作中相互切磋,不断提高监测质量。 3. 加大监督力度 与经常性监督相结合,把个人剂量监测作为核查、换发许可证、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必备条件。坚持监测、评价和建立个人剂量档案相结合,对在测量中剂量数值偏高的人员及时随访查纠,必要时作健康检查,真正发挥个人剂量监测的效益。 4. 加强放射防护监督员自身建设 提高放射防护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监督监测机构不要只注意经济效益,而忽略监测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要长期树立科学是动力是效益的思想,这样才能促进个人剂量监测技术的提高,并使该项工作深入发展,使个人剂量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友情链接